汉语言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笔谈

  •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阐释

    段吉方;

    <正>自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创建以来,国外学者面对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与文化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做出了丰富的阐释。这些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观念有不同的理解,同时也会因侧重点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艺思想范式和理论形态。在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阐释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前苏联理论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论述、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状况的分

    2018年02期 v.9;No.3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当代化与中国经验

    王建刚;

    <正>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被引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也因"革命文学"运动这一机缘引起了中国左翼文坛的关注。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文艺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国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深入思考与阐释理当成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考虑,立足于历史的社会语境与

    2018年02期 v.9;No.3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形态:从经典到当代

    李永新;

    <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现代性做出深入诊断和批判的重要成果。它之所以能够不断被经典化并一直与时代保持紧密关联,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特征,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对话性、开放性的特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人类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逐步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把握社会文化发展并总结现实审美经验的过

    2018年02期 v.9;No.3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当代问题

    张清民;

    <正>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视域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当代问题仍然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形式对具体文学艺术予以观照和读解,并以此展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理论生产的有效性问题。这个问题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有关,同时又是当代研究的理论责任。在当代语境下,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论、中国传统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等多重理论话语交汇融合,当代马克思主

    2018年02期 v.9;No.3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文学史书写的可能性”笔谈

  • 通向“后历史时期”的文学史写作

    汤拥华;

    <正>一王德威教授在哈佛大学出版公司《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第一段中写道:"当代中国对文学史的关注为国际学界所仅见。这不仅是因为传统对‘文’与‘史’的重视其来有自,也和目前学科建制、知识管理、甚至文化生产息息相关,尤其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与阅读更与政治氛围形成微妙对话。"(1)这一高度概括的分析已经足够周全,却仍然遗漏了一个重要方面,即海外中国文学研究

    2018年02期 v.9;No.3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目不见睫:论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哈佛特色

    苏和;

    <正>我不得不承认,当李浴洋先生邀请我参加关于《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下简称《新编文学史》)的笔谈时,虽然我是《新编文学史》英文版的主编助理,我却几乎都没认出书名。在编辑《新编文学史》过程中,我们一般把这本书称为《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位中国读者也许对于删去这两个字不以为意;他也许会把这本书看作一本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或者王德威教授的文学史,甚至于"夏志清—王德威"传统的文学史(在

    2018年02期 v.9;No.3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话

    陈婧祾;

    <正>2015年夏,《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辑已经近于杀青,我们却意外发现,韩南教授几年之前交稿的论文,只有一个简单的《小说竞赛》(The Fiction Contest)作为题目。《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初得缘于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约稿,归于出版社"新编文学史"系列丛书下,因此,在向作者们约稿的时候,都明确说明与出版社商定的各种体例要求,比如,标题就包括了时间、简明的事件概述或引文、正题三个部分的要求。我们后来很

    2018年02期 v.9;No.3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达四百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张治;

    <正>翻开王德威教授主编的上千页的英文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浏览了一下目录,我就感到非常激动:过去十年间,在自己的教学、研究中逐渐产生的一点点理想,居然已经在这里得到实现。对!这就是我们需要有的"那种"文学史!在我看来,这部文学史最为突出的特点,就

    2018年02期 v.9;No.3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叙述与命名:《阿金》批评史及其反思

    杨姿;

    《阿金》是鲁迅后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关于它的研究集中在早期的革命阶级论研究和近期的后现代文化观照两种范式中。论者认为,《阿金》的产生是鲁迅在1930年代深入思考无产阶级理论中革命力量构成的反映,对于文中出现的"我"与"阿金"颇具张力的关系处理,更是暴露出鲁迅在上海这个特殊的革命场域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判断。同时,在鲁迅的整体创作中,《阿金》也显示出一种新质,即鲁迅将这一时期的历史观察转换为"漫画式"文学叙述的艺术实践,为鲁迅后期的文化批评转型进行了创造性试验。这三个层面相互衔接,共同形成《阿金》的经典性所在,这也可以成为当前关于《阿金》研究两个阶段的有效补充。

    2018年02期 v.9;No.34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洪深集外佚文与演讲史料

    金传胜;

    本文钩沉多篇未被《洪深文集》《洪深文抄》收录的洪深集外佚文,并辑得一些《洪深年谱长编》失载的洪深演讲史料,特将这些佚文与史料择要整理出来,以供学界参考。

    2018年02期 v.9;No.34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抗日神剧与国家伦理的重建

    李松;

    当前国内的抗日影视剧出现了游戏化、夸饰化、情色化的乱象。文化霸权对政治正确的制约,是导致文化生产者投合政治需要、获取市场利益,从而形成抗日神剧的主要根源。伦理学知识与思想是透视这一问题的主要资源。杜绝抗日荒诞剧的出现,中国缺少的不是经济实力、创作人才,而是某些基本伦理。从国家伦理的总体性控制来考察时代精神的贫瘠,就应该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重建国家伦理,进而促进当下中国的文化大发展。

    2018年02期 v.9;No.34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让祥林嫂说话:革命与共产党的声音实践

    王雨;

    20世纪的中国革命是一场听觉的革命。这场听觉革命的核心特征是各方势力对声音的发现、提取、编辑、改造、重塑和利用。这一系列操作不但改变了声音所存在的具体环境,而且规定了声音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更革新了民众接收和理解声音的方式。和语音现代性强调标准语不同,共产党重视阶级话语在群众动员与革命中的使用。听觉范式的转变帮助共产党发现了革命的潜力所在,并提供了促使革命主体诞生的方法。这既是一个"说"的机能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沉默"的过程。

    2018年02期 v.9;No.34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文艺学研究

  • 魏晋南北朝文学言意论的语言哲学分析

    赵建章;

    陆机和刘勰等人把物、意、言看作是三个相互独立的实体领域,这样文学创作就被理解成一个"意"反映"物"和"言"符合"意"的过程。同时,受"言不尽意"论的影响,陆机和刘勰又认为"意"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物","言"也不能完全准确地符合"意"。"言不尽意"论最终走向语言意义的观念论和私有语言论,从而在逻辑上使思想的形成、交流和文学创作都成为不可能之事。根据语言哲学的反思,"意"是我们在语言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在文学创作中,从"物"到"意",不是一个"意"符合"物"的过程,而是一个物的意义在语言中得以建构的过程;从"意"到"言",也不是一个把非语言的"意"转换成语言的过程,而是一个把不成形的语言组织成形从而产生意义的过程。"言外之意"是文学语言产生的艺术效果,不是无法表达的神秘之物。

    2018年02期 v.9;No.34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从“唯物辩证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文学创作方法的演变与论争

    侯敏;

    在斯大林的授权下,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做出的解散"拉普"和否定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决定,其实是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对文学的政治收编行为。继之而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提出到确立,虽然高尔基常常参与其中,但真正的幕后推手却是斯大林。实际上,斯大林和高尔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并引发矛盾与冲突。对苏联文学创作方法更迭过程的考察,不仅可以认识当时文学界的基本样态,还可以洞见斯大林个人独裁与专政的某些侧面。

    2018年02期 v.9;No.34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重返“文学性”:语境、内涵、意义及问题

    江飞;

    重返"文学性",即重返其诞生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检视其内涵、意义及问题。在历史转折与文化复兴的俄国"白银时代",艺术尤其是诗歌的空前繁荣,大大激发了俄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和要求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诉求,由此,雅各布森以语言学方法研究诗歌,为建立"科学诗学"而提出"文学性"概念,强调"审美"是诗歌语言的独特功能,"手法"是"文学性"概念的具体化。"文学性"问题的提出,为西方现代形式主义诗学研究确立了方向,使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游移,开辟了语言和文学联姻的语言诗学研究的方法和道路,影响了整个西方文论的现代进程,但同时也转换了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知识结构,导致后来的"文学性"被逐步结构化、科学化和抽象化。

    2018年02期 v.9;No.34 8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近代文学研究

  • “情感”与“道德”:晚清时局下的双重危机——吴趼人《恨海》的另一种解读

    冯妮;

    晚清的复杂之处在于,来自古今中西的多个尚未成型的范畴被压缩在同一个时空领域里,彼此划域,相互斗争。"新小说"的发展必须顾及市民读者的趣味,"情感"与"道德"面临着脱轨的危险,而既有道德本身却又面临着失去合法性的危机,因此,"新小说"提出了"寓爱国之意者乃为有益时局"的要求。研究者长久以来视吴趼人的《恨海》为开"鸳鸯蝴蝶派"写情小说之先河的作品,但是,如果从思想史的脉络上来看,吴趼人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将"情"从僵死的"礼教"中解放出来,吴趼人承接了晚明的心学传统,在保守的主人公形象的背后,吴趼人积极地回应着时代的危机。

    2018年02期 v.9;No.34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 清末民初“爱国小说”的兴起与演变

    王双腾;

    "爱国小说"随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的兴起而出现,以小说地位的提升与国人小说观念的转变作为必要条件。刊载于1909年《扬子江小说报》的《罗马七侠士》是清末"爱国小说"兴起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体现出"爱国小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侠义公案小说演变的产物。民初"爱国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中日围绕"二十一条"的一系列博弈为背景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时间集中于1915年3月至10月,主要刊载于《礼拜六》之中,创作时间与刊载杂志的不平衡性显示出"爱国小说"实质上是近代特殊环境中,受文学与政治双重作用而产生的特殊小说类别。

    2018年02期 v.9;No.34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 《北京政闻报》与中国文学译介

    聂卉;

    1914年创刊的法文报刊《北京政闻报》不仅报道中法新闻时事,介绍中国文化,而且还在发行27年间译介和出版了一大批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向法语世界传播的早期重要媒介。同时,《北京政闻报》还承载了现代中国学人的跨文化交流实践。作为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中国学人在《北京政闻报》的译介活动是现代文学实践的一个侧面,同时,也与世界文学发展形成回馈与互动,为西学东渐大潮中的中西文学交流提供了另一种参考维度。

    2018年02期 v.9;No.34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爱伦·坡对于赓虞诗学“现代性”意识的影响

    管丽峥;

    于赓虞被视作一个"从广义的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重要过渡人物之一"的诗人,无疑已经得到当代学界公认的一个定位。不过,这种"转向"是怎样发生,又是如何体现在其诗论之中,并且在这个转向过程中,于赓虞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为生命而诗"和"为诗而诗"这两个其实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是存在抵牾的概念,又究竟是如何共存的,至今尚缺乏更为翔实的论证。而对这些细节的厘清,不仅关系到对上述判断的测量和印证,而且也是判断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生效和价值究竟如何所必需的考察。因此,本文尝试以对于赓虞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意义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为参照,考察于赓虞在对爱伦·坡接受的过程中,本土传统文学、启蒙精神、浪漫主义文学观和现代主义文学观是如何交叉运作,最终成就了于赓虞诗学中的原生性因素和异域文学因素并存之效果的。

    2018年02期 v.9;No.34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古代文学研究

  • 刘勰与北宋士人的文学本原论

    王晓玉;

    刘勰与北宋士人都从形而上的层面阐释了"文"的本原问题,其异同需从认知逻辑、文学观、思想基础三个层面加以辨析。表面上看,他们共享着同一种认知逻辑:"文"源于"道",作文当以融通天人、奉天法古为旨归;更深的层面上看,刘勰的文学本原论以玄学易学观为思想基础,最终落实于文质、辞采等问题,其推崇"文源于道"的意义在于折衷儒家的雅正与魏晋以来的骈丽文风。北宋士人的文学本原论以儒家易学观为思想基础,推崇"天文"的目的在于重建儒家的道统与文统,文学本原论最终落实于作家的个体修养,文质、辞采等成为次要的问题。

    2018年02期 v.9;No.34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论“张王乐府”的“古歌谣之遗风”——从古诗论中的雅俗、古今之争说起

    周京艳;

    张籍和王建是中唐的乐府大家,宋代以来诗论家对"张王乐府"的雅与俗、古与今有不同看法,这反映出他们对中唐乐府复古与新变的不同认识。"张王乐府"最大特征是具有"古歌谣之遗风",它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传统,但"事"之性质有所变化;它学习汉乐府以场景展开叙事,但场景是虚构和设计出来的;三言句的穿插亦有雅、俗之别。对于这些特征,应该结合唐代乐府发展史和中唐诗歌背景来理解。

    2018年02期 v.9;No.34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